

编号:4224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科主治医师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85年11月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张文涛,男,汉族,198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科主治医师。他刻苦钻研医术,曾多次代表天津参加全国肝病专业高水平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参与救治103名新冠肺炎患者,与战友一起创造了90例治愈、13例转出、无1例加重或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佳绩。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医疗机构为武汉前线源源不断的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支援队伍,2020年2月21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科党支部委员张文涛主治医师随天津市第十二批医疗队出征,驰援武汉。
张文涛医生是肝胆科党支部委员,也是肝胆科的专业技术骨干,曾多次外派进修、参加国家级肝胆专业比赛,均名列前茅。以其出色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勤勉踏实的工作作风,多次当选优秀党员。他性格随和,为人厚道,思想觉悟高,是同事们嘴里的“涛哥”,对患者更是耐心谦和,多次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提起张文涛,大家都是两个字:“靠谱”!在疫情之初,张文涛同志就第一时间向党组织递交了请战书。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数万医护工作者化身白衣战士,投身这场没有硝烟但是极为危险的战斗,张文涛同志深受前线同仁的事迹的感染和鼓舞,去武汉去红区的念头愈发强烈,他瞒着年迈的父母和妻子,再次写下了意志坚决,言辞恳切的请战书,申请奔赴红区,与同袍并肩。
接到去武汉的通知,他来不及和家中两个年幼的儿子好好道别,便用动人的背影诠释了一位医者的家国情怀。他说:“国之有难,何以小家。去武汉、去前线,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蓝天下自由的呼吸,虽然现在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但是‘勇气’和‘责任’是我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17年前那场非典疫情时,张文涛上高二,正是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第一次了解了医生这个职业的伟大,新闻里,无数的白衣天使不分昼夜的工作,与生命赛跑,与死神抢时间。那时的他没有过多的去想,此时白衣天使的伟大往往是和风险共存的。第二年,高考后张文涛选择了学医。
工作以后他才对那场疫情有进一步认知,知道了医护付出了怎样的牺牲,也为自己选择医生这个职业而骄傲。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个春天的美好,每天一睁眼看到那一串串数字,张文涛内心一天天也不安分了,医生不是救世主,但国家有需要,我们一定在!
张文涛医生来到了武汉,因感动而来,也被感动着。医院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医护人员,要求每个人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培训各种防护知识,为进舱做充足准备。在紧张的培训了两天后,医护人员开始进入工作状态。每一次进舱都是对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因避免上厕所,进舱前会进行限水,同时舱内温度偏高,防护服密不透气,造成体内严重缺水,甚至脱水。每次出舱后,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口干咽燥。严密的防护必然带来氧气供应的减少,持续工作几个小时,头晕、胸闷、心慌、耳鸣这些症状陆续出现,新鲜的空气是多么被需要。也正是此时,张文涛想到了来一线的初衷,不就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在新鲜的空气中畅快的呼吸吗?初心如磐,责任在肩。他坚持了下来,努力地去调整、去适应,保证自己以最好的状态去为舱内的患者做好诊疗服务。
除了身体上的考验,心理的压力更让人觉得这项任务负重致远。谁能忘生死,为医则无畏。新冠病毒来势凶猛,部分医护人员在充分防护下仍被感染,且各年龄段的死亡病例陆续出现,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步步逼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但他们任然义无反顾的冲上前线。在张文涛第一次进舱工作时,就经历了非常惊险的一幕。一次协助同事为患者配餐过程中,他的护目镜被别人意外触碰,不慎滑落,造成眼部暴露。在密闭的方舱中,病毒会以气溶胶的形式大量存在,而眼部的暴露,极易被感染,风险很大。因进舱前经过严格的培训,护目镜脱落的那一刹那,他迅速闭上双眼,在同事的搀扶护送下紧急出舱,按照流程脱下防护服,进行面部消毒,整个过程处置得当,将感染风险降至最低。但是仍然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压力来源于担心:他担心自己病倒会给组织添麻烦,他担心自己病倒后同事会少了一个战友却多了一个病患,他担心自己病倒会再次加重同仁的心理压力,同时他也想到了远在天津的家人还在翘首期盼他的凯旋……他迅速调整心态,没有将这个意外告诉家人,独自承担这份压力。他说,真正的勇士,就是要敢于直面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之后,他依然忘我的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方舱内出院的患者越来越多。虽然疫情还未结束,他和他的同事们坚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病毒终被战胜,春暖花开的日子即将到来。
“苍生有难,山河同悲,草木有灵,天地不朽”
| 年份 | 表彰单位 | 荣誉名称 |
|---|---|---|
| 2013年 | 天津市中医药学会 | 天津市中医药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暨“杏林青苗”青年论坛研讨会一等奖 |
| 2017年 | 天津市中医药学会 | 天津市中医药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杏林青苗”青年论坛研讨会一等奖 |
| 2017年 |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2017年肝病临床思维训练营第三季北京半决赛优秀奖 |
| 2017年 | 中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委员会 | 优秀共产党员 |
| 2018年 |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肝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新进展学习班暨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肝病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青年医师论坛演讲竞赛三等奖 |
http://www.tjtcm.cn/system/2020/02/24/030017866.shtml